一開始我以為《進擊的巨人》跟《鬼滅之刃》都是屬性相同的劇情,一個殺鬼,一個殺巨人……
如果存粹衹是殺鬼或殺巨人的劇情,我的判斷是《鬼滅之刃》是比《進擊的巨人》更豐富,理由是故事中有呼吸法,還有殺鬼高手身份階位的排列,鬼族的身份階位排列等等。
當時是這樣判斷,那時是在看著《進擊的巨人》第一季。
本來陪孩子看連續劇是我的「工作」與「樂趣」,我是要知道他喜歡什麼,方便溝通,我甚至有機會進入到他的內心世界。
當時,由於我的工作狀況有變,我變成想偶爾陪李子李小看看,不打算从頭看到尾。
可是,李子很堅持,無論我晚上做善後工作做得多晚,還有,我做完善後工作,等媽媽睡覺了,我有時候還會跟馬神開會,李子就一直等啊等啊,堅持等我一起看。
李子的口號是:「爸爸,我堅持你一定要看下去,我可以慢慢等你,進擊的巨人你到最後,一定説不同的,你一定説不同的!」
好了,即便我晚上多累,有時候讀一下莊子,有時候讀過中庸或周易之後,我就會拖著最後的精力去看《進擊的巨人》。
我想不到的是,看到第三季時……嚴格來說是第二季時,就覺得「劇情很不一樣」的。
天啊,原來這不是殺巨人的劇情那麼簡單。
第一季的故事,祇不過是從一個被害者角度,去説主角的世界如何反抗巨人的入侵,牆外的時間都被巨人吃完了,這個是主角世界的故事版本,但是,在第二季時,就變成不一樣了,因為進入了很多人性考場……
而且還不是那種完全奮鬥抗爭的正能量,也包括了人性軟弱的說詞等等,也越來越涉及到人性多元性的部分。
還好……有李子的堅持。
我們一起看連續劇,原來是有感情勾結的,而我們彼此也開始知道了對方的口味,李子也模糊摸到我的口味。
早餐時,我們都有研討《進擊的巨人》劇情,他有不明白的部分,我講解,跟《鬼滅之刃》的討論是完全不一樣的,前者我們説的更多題外話,後者,衹是將一些呼吸多厲害,有多少層,誰最厲害,但是《進擊的巨人》,我們還討論到有關人性的部分。
對錯之間真的會有點模糊,不過,這不是更好的討論嗎?
這不是比全面性的正能量更能磨練出思想的深度,眼界的闊度嗎?